乡村爱情之金融篇,雪野金花盛开央视荧
该片是由金融作家,原中国农业银行吉林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天铎任编剧,以荣获CCTV“三农人物”的农行吉林省舒兰市平安支行农户客户经理王静红的先进事迹为线索,通过合理的艺术加工,讲述了一个为全面贯彻党的服务“三农”方针,农业银行基层机构的农户客户经理不畏艰难困苦,既维护国家利益,不让国家信贷资金受损,又满怀深情,扶助贫困山区村民致富的故事。
通过对影片中主人公赵金华这一艺术形象的塑造,折射出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为广大农民脱贫奔小康,尽快走上富裕之路,奋战在农村金融第一线的农行基层员工的辛勤劳作、知难而进和无私奉献。在正视农村中个别人存在诚信问题的同时,更着力讴歌大多数村民朴实、善良的美德。
难舍少时文学梦
把农行基层员工服务“三农”的生动实践记载下来、传播出去,这是刘天铎一直以来的梦想,而实现这个梦想,需要厚重的生活底蕴,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需要长时间的付出和积累。
刘天铎喜爱文学,在农村插队的5年时间里,一直坚持文学创作并小有成就。但由于父母反对,高考前立志报考中文专业的他,最终选择了财经院校。年,他从吉林财贸学院金融系毕业,分配到农行吉林市郊区支行,从最基层的信贷员、支行主管信贷副行长、市行主管信贷行长再到省分行信贷处长、主管信贷副行长,30多年从未离开过信贷岗位。
知青生活的锤炼、信贷专业的经历,使刘天铎对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农民贷款难的困境和对优质金融服务的渴望有着深入的了解;对农业信贷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以及基层信贷员们工作环境的艰苦、工作开展的艰难有着深刻的体会。而他心中的文学梦,并没有因为繁杂的日常工作而搁置,相反,却从工作实践中找到了新的依托。多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农村金融题材的诗歌、散文、短篇小说,富有成效的创作,使他成为吉林省作家协作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
年,农行吉林市舒兰平安支行客户经理王静红获评年度“CCTV三农人物”,在为她的事迹感动之余,刘天铎凭借敏锐的文化感知力,决定以王静红为线索,通过文学作品将农行基层信贷客户经理这一特殊群体的工作、生活展现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农行服务“三农”的责任担当,了解农行基层员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秀品格。
刘天铎把这个想法向吉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沙龙云做了详细汇报,得到了沙龙云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建议他写一个剧本,并通过电影这一传播方式,进一步扩大作品的社会影响。此时的刘天铎,由于年龄原因,按照总行规定已由省分行副行长的岗位转任巡视员,这也使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文学创作。
重回炕头话家常为将剧本写活,刘天铎反复查阅以往关于王静红的事迹材料、通讯报道,并两次前往舒兰对王静红进行现场采访,深度挖掘她的内心世界、她的思想脉络。为使创作更接地气,真实反映新农村和新农民的生活现状,他还前往曾经插队的敦化、松原等地,重温农村生活,与农民促膝交谈,向他们了解贷款“那些事儿”。与农村客户经理座谈,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积累创作素材。因此,他在作品中,充分展现了东北农村的风土人情,细致描摹了现代农民的生存状态以及农行客户经理的工作和生活,而诙谐幽默的东北方言,更达到了赵本山小品般的喜剧效果。
正是在这些调查走访中,他对农民渴望发家致富、农村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意义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也是在这些调查走访中,他了解到,在机构、人员不足,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农村,农行基层客户经理服务“三农”所承受的困难和压力很大。许多客户经理由于路途遥远不得不住在农户家里,也有很多客户经理在贷款发放、催收过程中由于农民的不理解而遭谩骂、殴打。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客户经理在从村里回营业所的路上遇到暴风雪,又恰巧摩托车没油,于是他将摩托车扔到路边用雪盖上,顶着暴雪赶回了营业所。
这些看似平常的人和事在刘天铎的心中激荡。成为农行服务“三农”的记录者和传播者,不仅是他的梦想,更转化为一种使命,他要把这些零散的、如花瓣般的故事用饱含情感的文字浇灌出美丽的花朵,绽放在农行服务“三农”的历史记忆中。
笔耕不辍爬格子搜集素材难,把这些生动、鲜活的一手资料付诸笔端也不容易。刘天铎虽然具有深厚的文字功底,但写剧本对他来说还是第一次。为此,他凭借多年累积的文学人脉,找到省内有关作家帮助指点,又特意买了几本电影创作方面的书籍自学。
“爬格子”是件苦差事,尤其对于一个年近6旬才开始剧本创作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有两次写完后自己看着也不太满意,也曾有过动摇!”回想起自己的创作过程,刘天铎深感不易,尤其在写完后能不能投拍都是未知的情况下。而家人本以为他从领导岗位卸任后应该好好休息一下,哪曾想他的写作情绪一上来就无法搁笔,经常写到后半夜,让老伴既心疼又着急。但他内心想表现农行,尤其农行基层员工奉献精神的创作冲动始终未减,而领导、同事、基层员工的关心支持和热切期盼更成为一种巨大的动力。“开弓没有回头箭,就算没人拍,拍不出来,起码我的愿望实现了,也有所交代了。”
刘天铎执著地写着。近4个月的时间,倾注刘天铎全部激情和心血的《雪野金花》剧本终于出炉。文学界的朋友觉得他写得不错,就帮助推荐给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电影频道相关人员看完后觉得题材非常好,故事比较吸引人,基本认同投拍,但要求进行修改,使其在思想性、艺术性上达到能够在电影频道播出的质量和要求。
虽然刘天铎从创作伊始就坚持宣传艺术化,而不是把艺术宣传化,但他的行业选材还是不可避免地与电影频道的艺术要求发生冲突。如何处理好行业性与艺术性、专业性与趣味性的关系,使剧本既有思想深度,又有生活情趣,让观众喜欢看、愿意看的同时,又能达到宣传的目的,这是刘天铎必须破解的难题。他对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台词运用反复推敲、提炼,力求戏剧冲突更加明显,艺术特征更加突出。“每改一次都跟重写似的”,刘天铎四易其稿,终于通过电影频道的审查,列入投拍计划。
他立即将这个好消息向沙龙云做了汇报,并向总行汇报,得到了总行行领导、党委宣传部的肯定和大力支持。年3月,由中国农业银行同电影频道联合摄制的电影《雪野金花》投入拍摄,4月杀青。目前,该电影即将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
刘天铎就像一位等待新生儿降生的父亲,满怀希望和忐忑……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lanzx.com/slsxw/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