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2016年第44期总第115期
牛昌庆诗八首
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年毕业于西北师大历史系。诗歌、散文诗约三百余首见于《星星诗刊》《飞天》《西北军事文学》《青海湖》《鹿鸣》《金城》《甘肃日报》等报刊。著有诗集《灵魂的倒影》。
★事到如今
你知道的,我的愤怒还未迸发,
就折返过来,伤害了自己。
最终,我长于说服波涛与鹰隼,
宽恕嘴唇的背叛。
我在大地上不停奔走,
却不能到达远方。
你知道的,对于雷霆和惨叫,
我充耳不闻。
我曾经自比草木石头,
试图藏身其中,你知道的,
我羞辱了它们身上的风霜与伤痕。
我能看见的山河越来越小,
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亲友。
事到如今,我多么羞愧,
这一生,只是抄袭了你的面孔。
★多年以后
多年以后,我把白还给雪,
把高还给山峰,把孤独还给夜色,
把祖国也还给汉字。
多年以后,我也颠倒爱情,称它情爱。
不谈未来,只说锦绣前程。
不慕才情,真心夸赞人们的好本事。
多年以后,我不读诗写诗,不自取其辱。
学习饮酒、打牌、散步,
理解成熟,看破红尘,也看连续剧。
我为明天,年7月21日,
准备了足够的表情和台词。
多年以后,我是其中的一个,
其中的一株,其中的一滴。
我不替翅膀惋惜,我摁死即将的号声。
多年以后,我们谈风月,谈天气,
谈不久的车祸,谈英年早逝的人。
多年以后,我向沉默致敬,赞美忍耐,
对柔软鞠躬。
多年以后我轻轻说:
谢谢、对不起、改日、再见。
★赞美
赞美刀剑,吞下
仇恨和自己的锋芒。
赞美石头的冷静沉默,
说是一种黄金的品质。
赞美鸟回到窝巢,
赞美它终于迷途知返。
赞美柔弱的草木,天生的艺术家
用躯体书写风的狂暴。
赞美聪明的身体,跑赢了热血,
它的老迈值得骄傲和尊敬。
赞美你我,有了暗藏的心思,
不再白日做梦。
赞美谋略独步天下,
思想放弃头颅大小的疆土。
需要赞美的事物,
罪恶般罄竹难书。
最后,赞美自己
一生耗尽,学会了宽恕,
学会了赞美。
也赞美此刻的心平气和,
淡然大度。
★从今往后
今夜,我效仿古人刮骨疗伤。
从今往后,向往世俗,呼吸为证。
从今往后,走一条拥挤的人间正道,
不牵挂天空和远方。
从今往后,放下诗书,蓑衣荷锄,
牢记节气,只关心天气、庄稼、墒情。
从今往后,不怀烦忧,亦不发呆,
从今往后,笑而不语,低头而过,抽身而返。
从今往后,做一个有本事的人,赚钱养家,
我也要积极向上,光宗耀祖,衣锦还乡。
从今往后,不仰天长啸,不对酒当歌,不独上高楼,
从今往后,不愤嫉,不言江湖庙堂,不风吹别调。
不以思想伤害那些早就饱受伤害的人,
从今往后,学习沉默、宽容、淡然、遗忘的好品质。
今夜,我抽刀断水,要和三千青衫一刀两断。
★鼠辈
已经足够胆小如鼠了,首鼠两端。
已经足够鼠目寸光了,
只看得见眼前的食物。
已经足够安于自己的命运了,
老鼠的儿子专打洞。
已经足够狼狈了,抱头鼠窜,
昼伏夜出,觅食磨牙。
已经足够安分守己了,尔等鼠辈,
鼠肚鸡肠,不怨恨,不做梦。
★黄昏
唯有这寺庙的钟声,依旧古典。
它的悠扬,瞬间飞遍小城,
曾经令我们体内的潮汐,
获得平静。
我听见人们感慨时光:
光阴飞逝!度日如年!
还只是黄昏的开始,
从喧嚣到宁静,
有着火与冰的距离。
鸟鸣隐约,近似虚拟。
三轮车的喘息,趋于声嘶力竭,
因此,它和自己的心脏彼此歉疚。
我也是。
一首诗行将结束,
我不能省去电钻、切割机的哀鸣,
直接写下寂静。
★对手
对手,在暗处。
所有的猎物中,惟你被优待。
他为你准备了巨大的铁笼,
行似苍穹。
堆垒起高耸的假山,
状如高峰。
不用砍下掀起风暴的翅膀,
不用缚绑抓碎山岩的铁爪。
他知道,对于鹰隼
最致命的一击,是铁笼外
可望不可及的天空。
★一败涂地
输了!
这一生一败涂地。
先是输掉了一座皑皑雪山。
风之鞭下,云朵和草木
匍匐而歌,我已然输掉
一副端直的好身材。
春天一次次回来,
脚边蓬勃的花草,
讥笑我的苍老和短暂,
我输掉了时光之河的战争。
喧嚣四起,脱缰而去的时代,
不管是长叹低吟
还是默泣啸叫,
我已输掉了自己的声音。
输了,惨败的一生,
只剩下形似哑雷的头颅。
记忆里的乡愁——于佳琪
于佳琪,中国作家协会吉林省分会会员,吉林省舒兰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细鳞河》报总编辑,已经在《散文选刊》、《草原》、《岁月》、《微型小说月报》、《中国作家》、《人民日报》、《新民晚报》、《大公报》、《国际日报》等千余种报刊与杂志发表作品余篇,多万字。并多次在全国性文学大赛中获奖。★老屋里的岁月
想家的夜晚老屋便带着岁月深处的画卷在我思念的显示屏上铺展记忆的鼠标轻轻打开乡愁的文件便倾泻出一段段的月光乡愁是游子心中永恒的痛每一个想家的夜晚都痛的泪流满面扯一段月光还有我的乡情一起还给故乡的老屋疯长的野草漫过了我所有的记忆乡情是多年前走失的那把镰刀经过岁月反复的磨砺已经变的锋利无比只有割去那些阻挡在岁月深处的野草老屋才能在记忆里愈发的清晰今夜乡愁被月光洒满了一地我的心与故乡的土地一样在隐隐作疼那些稔熟又陌生的故乡小路是一根永远折不断的绳子永远地缠绕在我的心头老屋是记忆深处早已绝版的风景画一条条河水的思念缓慢而恬静老屋的周围有祖辈们辛劳的身影候鸟一样都飞走的我们
是父亲种植的最满意的一颗庄稼大雁南飞的日子里母亲掉去了仅有的几颗门牙乡情如风可以在老屋里自由的进出满是尘埃的老屋最后成了爷爷奶奶最终的坟墓即便是含笑的离去他们也不愿意离开他们的这块乡土★村头的那颗老榆树你默默的站在故乡的村口是守望亦或是思念你是村子里智慧的长者每一道深深的皱纹里都记录着村子的沉沉浮浮起起落落它用岁月深邃的眼睛读懂了故乡的兴衰喜怒与哀乐每年的榆钱飘香的日子里你攥紧岁月的手松开又攥紧那些随风飘逝的榆钱是你放飞的一簇簇的希望多么的温馨而含情你要将那些苦辣酸甜的日子告诉那些往来的风想家的日子便有一棵树站在心头那些淳朴的民风那些一串串风铃般挂在枝头的榆钱摇响记忆深处的记忆我仿佛听见母亲站在老榆树下轻轻的唤起我的乳名一片叶子便是一片清新的记忆一串榆钱便是一个季节的花开向我想家的时候走失的那些诗句将思念挂在故乡的枝头榆钱轻轻飘落的日子我将乡情也埋进了乡土为什么我的眼里常怀泪水因为我是老榆树的一个根须已经深深的扎入了故乡的泥土里★岁月深处的那口水泉故乡的那口水泉虽然已经被新农村的楼宇掩盖但是水泉如同故乡的眼睛永远的亮在我的心里家乡丰沛的血脉经常在我乡情的脉搏上跳动在那个久远的年代里无论贫穷或富有如山里人朴素的信仰你用天天的乳汁喂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村里人
多想再看你一眼
如今已经成为一种奢望辘轳上的井绳缠绕着我最朴素的乡情那些清凉的井水明亮了童年的多少往事岁月深处老井已经成为奶奶白大褂上一块最古朴的补丁有时候在梦里坐在家乡的老井旁井水里故乡的景物、亲情与方言愈发的清晰明亮起来人生的起起落落人生的喜怒哀乐被一片井水声淹没老井虽然不在了但是总有一片乡情之水在我心里充盈★奶奶的菜园在我的记忆中奶奶的菜园很大装着我的整个童年春天的风筝春天里的一些蝴蝶与蜜蜂还有我得童年的梦都喜欢在奶奶的菜园子里翩飞奶奶的菜园很美丽那些黄瓜、豆角、西红柿和袅袅的炊烟组成了乡村最鲜活的画面村头的水井是奶奶最忠实的伙伴辘轳上的井绳缠绕着奶奶对小村朴素地深情用一桶桶岁月的井水将乡下人的日子辛勤的浇灌村口的两颗老树是奶奶菜园的画轴将乡下人苦辣酸甜的日子铺展奶奶的菜园子里装着我们丰富的童年如今奶奶已经在岁月的肩头老去留给我的只能是故乡荒芜的田园奶奶一声只有一个心愿即便是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也要用最后的一把骨头守候着她的菜园奶奶的菜园很小即便是在家乡的地图上很难找到奶奶的菜园很大能够装下我无边的乡愁与思恋
我在黄昏的群山徘徊——杜小龙
杜小龙,笔名洮沙,风清扬。85后。有诗歌散文见于《甘肃诗萃》《大风诗刊》《自便诗年选》《当代汉诗》《中国当代千人试卷3》《甘肃青年诗刊》《临洮文学》《陇西文学》《洮河》《齐鲁诗刊》《动诗刊》《几江诗刊》《羚城文艺》等。
★我在黄昏的群山徘徊
我在黄昏徘徊
沙砾铺满了河滩
却无法遮掩斜阳
流着的金黄体液
是菊黄傍晚
滚滚而去的憔悴
我抬起头一朵白云
撞入眼球飞禽走兽
填满虚弱的山脉口
鸟从太阳流干
喧哗的流沙哦
日暮描眉净面
东方不败
★行走在冬天的深山
枫叶落满了一冬
是谁眼里的血丝铺满镜子的
七绝抽出幽深的寂寞
河抽出一山的
无题诗
放逐流浪
在风的故乡引燃山河
可是啊谁懂得
一条单身的北方的河
他雄性的寂寞
泪光和血脉滂沱
★请告诉我,我什么颜色
我什么颜色
天总在蓝与蓝之间蓝着
没有背景没有背影
是什么在河外
消失
蝴蝶双翅叫唤
活着
十万个我围着
十万个我被山淹没
此刻在你和他之间
我什么颜色
★听南山妙音
鸟雀在时间深处交颈
关关——
宝塔金顶妙音流转
道场香火鼎盛
寂寞是必然的
一个凡人
此刻内心澄净
远山静默不必焚香
刹那
我明白人之为人
★闲云孤独骄傲,谁在群山之上
内心波动一层巨力
将肉身凌空阿鼻人间如是
谁家姑娘委身山巅之上
解开了李白的月光
闲云孤独骄傲
鸟群徘徊天上
★喝酒
喝酒吧坐下来
山峰以及树林和鸟群
他们专注地围着我
坐下喝酒
举起山峰狂饮
把白雪皑皑的树林戴在我头上
风那么威风
我坐下来喝酒
一切安好那么沉静
醉倒时回到各自的王国
风还是那么威风
霸占着世界
★南山的孤独
风吹细的树立着
夕阳飞进去
一片森林落在了山坡上
满眼淌着秋天
山蹲下身注视一根炊烟
再没有人出来进去打扰
又一阵风
村庄便站不稳
升起男性的孤独
★风以及风
风扶起炊烟以及四散的鸟群
扶起草和墙
扶起吹细的树和碎了的马叫
扶起溪流和喝水的羊群
扶起跌伤的月亮之马滑落的太阳群
今天,风又一次扶起一场大雨
扶起北方如马的群山
那纷纷迷路的羊群
★马衔之上谁将云斩断缚住马场十亿颗草静默响鼻包围我乱石塞满西北之北的临洮牦牛对峙羊群惊跳陌生人闯入一匹马的倒影逐影而走让人绝望于石群虚无的困扰马衔无言一坨牛粪
自足于风雨飘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