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路上的那些司令农业正能量

曾志祥——从大学毕业生到“鸡司令”

他毕业于中南大学,曾就职于成都铁路局,拥有月薪过万元的待遇。但是他毅然辞去令人羡慕的工作,离开城市去农村当起了“鸡司令”。他就是峨眉山市符溪镇人曾志祥。

曾志祥今年27岁,父亲是铁路工人,母亲在镇上开了一家小吃店,从小成绩优异的曾志祥一直是家里的骄傲。年曾志祥从中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随后就职于成都铁路局,担任钢轨无损检测专工,月薪过万元。

虽说有个令人羡慕的工作,但曾志祥过得并不开心。“我不喜欢过这样的生活。”在曾志祥的心中,一直向往的是从事农业工作,“我一直很后悔,当年没有报考农业大学。我经常从电视上看农业致富的节目,每看完一期节目,我都觉得节目中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也能办到。”

由于喜欢钻研农业,曾志祥从大学就开始阅读、学习农业技术有关的书籍。经过分析,曾志祥意识到生态养殖业和种植业是农业未来发展趋势,具有很大的潜力。

年3月,曾志祥不顾家人反对,向单位呈交了辞呈。同年6月23日,在没有提前告知父母、妻子的情况下,他与符溪镇的一个山地承包者签订了一份20亩荒山转包协议,为期5年。从这一天开始,曾志祥的人生轨迹就发生了变化。

“父母对我的选择无比痛心、失望、甚至绝望,认为我放弃了这么优厚的待遇,选择了一个苦差事。”曾志祥回忆说,“不了解我的人会指着我的鼻子说你这个人脑袋有问题或者说我读书读傻了。”

顶着所有人的质疑与巨大的压力,年6月曾志祥投入11万元,引进只雏鸡,在峨眉山市符溪镇战斗村9组黄角山开始从事生态放养跑山鸡。“之所以取名跑山鸡,是因为饲养的鸡长期放于山上,鸡可以自由活动,而不是拘于笼中。相比一般的肉鸡,跑山鸡的鸡肉更紧致、更鲜美,更具市场竞争力。”曾志祥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信心,默默地努力做好每天的工作,期待着自己的跑山鸡能够快快长大,早日为自己带来第一桶金。

然而事与愿违,就在第一批鸡快出栏的时候,市场上鸡的收购价跌入谷底,曾志祥面临上万元的亏损。他开始害怕、慌乱、不知所措,难过的时候坐在鸡场里的石头上一口气抽半包烟。

为了能够减少损失,挽回败局,曾志祥找了所有的亲人和朋友,请他们帮忙宣传,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直到偶然的一天,一个鸡贩看到曾志祥的鸡满山乱跑,无意中说道:“这种鸡只有卖给酒店才划算,我们这些小贩子是给不起这个价的”。

一语点醒梦中人,曾志祥突然意识到,产品必须直接面向消费者才能增加附加值、打响品牌。为此曾志祥找遍了周边的大小酒店、餐馆、农家乐、办九大碗的厨师,结果大家用了他的鸡之后很是满意,纷纷向他购买。终于,曾志祥的鸡在短短的一个月全部售罄,销售收入也比批发给鸡贩子多出了3万元。

第一桶金

虽然赚到了第一桶金,但是曾志祥的父母仍然非常反对曾志祥养鸡,认为养殖放养鸡劳动强度、难度都很大。为此,曾志祥不断给父母、妻子做工作,经过软磨硬泡和对放养鸡的养殖前景给予介绍分析,父母和妻子终于对他的产业给予认同。

如今,曾志祥几乎每天都待在鸡场,凌晨五点鸡鸣之时,就是他起床开始一天忙碌工作之时。创业一年多,他把家安在了山里。而他也实实在在地把自己“磨”成了农民模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曾志祥的鸡场年出栏放养鸡达到1.5万只,年总产值万元,养鸡规模也从原先三个月进一批到一个月进一批。

前不久,峨眉山市人社局的工作人员告诉曾志祥,将为他提供一万元的创业补贴。在乡亲们眼里,曾志祥踏实、勤奋、有才能。今年6月村里的换届选举中,曾志祥不负众望地当选为村干部,“这也意味着今后要多为乡亲们做些实事。”曾志祥说。

曾志祥清楚地认识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减少,农户所养的鸡越来越少,但是人们却越来越追求绿色有机食品,现代农业需要的是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他规划着未来:“接下来我准备延伸产业链,找个交通便利的地方建‘体验式’的生态观光土鸡山庄,将生态观光农业和我的生态鸡场相结合,让游客自己上山捉鸡、捡土鸡蛋、摘果子。这样既能够更好树立自己的品牌,又能够带来更高的附加值。”

王爱强——从优秀士兵到“羊司令”

王爱强是开原镇七滴村人,退伍军人,今年只有25岁。王爱强说:“当年选择参军,就是因为听说军人素质高。我就想着去部队能好好学习学习,锻炼一下自己的毅力,做一个高素质的人!”年,王爱强如愿以偿,成为了海军北海舰队的一名士兵。

两年的军旅生活让王爱强十分难忘。他先后担任班长、见习副排长,获得3次连嘉奖,连续两年获得团优秀士兵荣誉。

开原镇武装部部长彭晓军也是军人出身。作为老兵,谈起王爱强,他的评价是:“这孩子不仅有头脑,还特别善良。在他的档案里,还有一次勇救战友的记录。”

王爱强所在的部队在一次出海执行任务时,军舰出现小故障。一名战友维护时,不慎掉入海中。危急时刻,正在执勤的王爱强二话没说,一跃入海,将战友救了上来。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年12月,王爱强光荣退伍了。

退伍后,为了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谋生素质,年4月,王爱强来到山东蓬莱学习养海参。半年后,他开始和别人合伙养海参。从当年10月到次年3月,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王爱强的纯收入就达10万元。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台风,使他承包的海塘环境受到了破坏,两年内难以恢复养海参所需的生态。

就在此时,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养羊的报道启发了他。他想:“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也非常适宜养羊,我为什么不能养羊呢?”说干就干,王爱强先后5次到养羊业比较发达的山东省进行考察。“小尾寒羊”是一种皮肉兼用型优良品种,非常适合舒兰本地气候和生存环境。王爱强决定,自己的牧业生意就从养殖“小尾寒羊”开始。

军人不打无把握之仗。为了从实践中掌握养殖技术,王爱强自己在山东先买了3只羊开始试养。天天和这3只羊在一起,他渐渐地掌握了“小尾寒羊”的养殖技术。

时机成熟了,年5月,王爱强回到家乡,投资30万元打水井、购置电器设备等,建起了一座占地面积达平方米、可同时饲养只羊的标准养殖场。

由于准备充分,王爱强的养羊业发展迅速,到目前,已经有只羊。为了扩大牧业品种,他还养了50多只牛。

一花独放不是春。见王爱强的养羊事业发展得不错,一些乡亲找上门来要求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对此,王爱强来者不拒,倾技相授。五滴村村民于仁宝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深有感触:“我家地少,日子过得紧,就想着再干点什么。听说小王的羊养得好,好多人都奔着他来。去年冬天,我也在他这儿买了15只羊。在小王的帮助下,到现在不到8个月,我家的羊就繁殖到30多只,赚了1万多元。”

说起未来,王爱强说:“军人生涯培养了我。我认为,当兵要当排头兵,养羊就要成‘羊司令’!”

罗建辉湘西黑猪成就“猪司令”

早就听说在湖南省新化县西河镇有位硕士“猪司令”。五四青年节前夕,笔者来到湖南广益农业开发集团股份公司,找到了这位“猪司令”,他就是总经理罗建辉。

今年31岁的罗建辉,年湖南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后,他谢绝了数家著名企业的高薪聘请,毅然回到老家新化县西河镇,子承父业,开始了他的“猪倌”生涯。

培育“黑猪”新品系

养猪初始,罗建辉便认准了绿色安全环保的发展趋势,决心从保护和开发地方猪种的角度出发,培育优质生猪品牌──湘西黑猪,并实施产业化运作。他以湖南农大和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单位,邀请国内育种专家亲临公司主持湘西黑猪的品种选育;投入万元,用于湘西黑猪的保种。经过5年多时间精心培育出第五代湘西黑猪新品系,其品质更加优良,肌间脂肪含量达4%以上,肉质细嫩滑爽、鲜美醇香,可以跟市场上的任何优质猪肉与土猪肉媲美。猪肉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与普通猪肉相比,钙含量高3倍,硒含量高1倍,氨基酸含量高30%,加上在饲养全程杜绝使用违禁药品、添加剂与抗生素,以“广益康”商标命名的特色黑猪肉成为了真正的绿色环保安全的放心食品。

与此同时,罗建辉狠抓养殖技术质量管理,制订内控饲养标准和一系列管理制度,严禁各种激素、抗生素和有损人体健康药物的使用,大力推广使用益生菌和中草药剂与生物发酵饲料配方,同时保持全程原始记录有案可查。“广益康”湘西黑猪肉在年~年连续四年获得中国(湖南)国际农博会金奖,年9月荣获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猪肉类产品的唯一金奖,同时,湘西黑猪及其产品还获得了“湖南省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湖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创新科技品牌推广见成效

“市场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品牌实力的较量”。罗建辉始终把科研放在首位,率领科技人员积极申报项目,改善科研条件,通过与品牌策划公司合作,对公司形象、品牌标识和产品包装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设计。目前,“广益康”黑猪肉系列产品在新化、娄底、常德、岳阳、怀化和长沙已经建成自营专卖门店、加盟店50多家,并成功进入沃尔玛、华润万家、平和堂、麦德龙等超市。风味香肠、腊肉、休闲食品等已研制成功,深受消费者青睐;活体商品黑猪销往北京、广州、上海、成都、重庆等大城市,公司的五一核心猪场和博泰猪场已通过国家质检总局供香港活猪注册备案,取得了湘西黑猪进入香港市场的资格,成为黑猪供港的首家企业。

志存高远带领农民奔小康

湘西黑猪新品系选育成功、实现规模生产后,如何在农村推广,让广大农民朋友从中获利,是摆在罗建辉面前的一道难题。面对现实,他提出“统一供应种苗、统一供应饲料、统一防疫免疫措施、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保价收购生猪产品、确保生猪品质安全、确保养殖户效益”的“五统一、两确保”开发战略,以调动农户养殖黑猪的积极性。

“广益集团实行的‘五统一、两确保’的黑猪养殖合作模式,让我们这些养猪户解除了后顾之忧,使我们真正开始走上小康之路。”参与黑猪养殖合作的农户曾军江由衷感谢广益集团。

王立瑞“鹅司令”的“循环经”

地上种树,树下种草,草上养鹅,鹅粪养树……8月4日,记者在位于安阳县韩陵镇经济开发区的安阳县瑞发养殖服务专业合作社看到,合作社理事长王立瑞用循环经济理念饲养家鹅,走出了一条生态立体种养之路。

当天上午,走进王立瑞占地约20余亩的养鹅场,只见一排排核桃树长势喜人,核桃树下套种的牧草郁郁葱葱,1万多只鹅时而在池塘中来回嬉戏引吭高歌,时而迈开蹒跚的步子在草地里结伴觅食,颇有一番世外桃源的感觉。

夹杂在鹅场工人之间,44岁的王立瑞并不起眼。“鹅对气候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抗病力强、疾病少,养鹅不仅周期短、风险小,而且见效快、收益高。现在我这鹅场存栏1万只,其中种鹅0只,年出栏肉鹅5万只,产值万元以上。”见记者到来,正在池塘边的鹅棚前添加饲料的王立瑞放下手中的活儿,向记者谈起了他的“养鹅经”。

“要说这养鹅呀,还得从一次赔本的生意说起。”王立瑞告诉记者,8年,听说养柴鸡前景不错,一直做小生意的他拿出几年的积蓄,投资十几万元在韩陵镇经济开发区承包了一块地饲养柴鸡。当时,他一次性购买了只柴鸡,当年市场就供不应求。随后又扩大到只,同时,为了看家护院,他还顺带着买了只鹅。本想着扩大养殖规模后能小发一笔,可谁知,年中秋节,一场传染病让他饲养的柴鸡死了个精光,这让王立瑞的心情一下子跌到了谷底。然而,细心的他发现,在这场“灾害”中,只柴鸡全死了,用来看家护院的只鹅却毫发未损地活了下来。“没想到,鹅的抗病能力如此强!”于是,王立瑞便有了养鹅的想法。

经过多方详细了解和考察,王立瑞发现养鹅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按照国际市场行情比较,鹅肉价格是鸡肉的5倍,是牛肉的2倍,在我国南方地区,吃鹅是一种时尚,活鹅需求量十分惊人,上海一年需要万只活鹅,广东省一年活鹅需求量高达万只。”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王立瑞十分兴奋,年10月,他和儿子一起到南阳的养鹅大镇——太平镇实地学习养鹅技术。回来后,他便从亲戚朋友那里借钱购买了大批鹅苗。在他的精心饲养下,第二年就见到了收益,当年净利润30多万元。年3月,他还到江苏朔阳几家上规模的养鹅企业学习规模养鹅技术,并扩大了养殖规模,使收益成倍增加。

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王立瑞也发现,养鹅业市场虽然空间大、前景广阔,但以千家万户分散的、各自为政的、无序的养鹅模式,无法同规范有序且又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意识到这点后,王立瑞审时度势,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方式为农户提供技术、物资、供销、信息等服务,并实行统一供种、统一饲料配方、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销售“五统一”运作机制,不仅提高了鹅的肉质、鹅蛋的品质,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当地农户养鹅的积极性。

在不断积累和发展的同时,王立瑞还摸索出了一套“王氏养鹅经”,探索出了一条“地上种树、树下种草、草上养鹅”的循环养殖之路。鹅离不开水,王立瑞在养殖场建了池塘,池水可以浇地、喂鹅,鹅粪拉在地里,增加了土壤的肥力,又促进了核桃树的生长,这样既环保又降低了养殖成本,不仅增加了收入,也对规模化养殖的生态环境保护起了很大的作用。

“你可别小看了这循环养殖,这不,前两天安阳县委农办还给合作社牵线搭桥,我们县里的凤凰岗生态园和龙飞种植专业合作社莲花种植基地都对这种循环养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王立瑞告诉记者,凤凰岗生态园种植经济林约亩,通过林下养鹅鹅把草吃掉,然后粪拉在地里,这样不但鹅长得壮,还增加了土壤的肥力,促进了树的生长,也降低了养鹅的成本。莲花种植基地通过水草养鹅,鹅粪肥藕,可大大节约养殖成本,仅饲料每天便可节约费用余元。

“下一步,我准备启动二期工程的建设,除了继续扩大规模,带动更多的群众共同致富外,我计划建一个幼鹅繁育科研所。同时,利用鹅粪建一个沼气池,实现生态养鹅,打造豫北地区最大的标准化养鹅基地。”说起今后的打算,王立瑞信心满怀。

(相关资料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

----------------------------------------------------------------------------------------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作品,







































湖南白癜风医院
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lanzx.com/slszz/150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