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你扬中人的四千四万到底是什

正在召开的我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有一个核心词汇又一次次火了,它就是“四千四万”。与其说它火了,倒不如说它一直扎根在每个扬中人内心深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扬中供销员走南闯北挣下来的供销员经济模式成为扬中经济第一次腾飞的里程碑,也成为扬中经济持续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正是他们,让扬中成为“四千四万”精神的发源地。

你说得出四个千万都是什么吗?

跑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说上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这是从千百万扬中供销员身上概括出来的,也是扬中人世世代代自力更生、勤劳坚韧的形象缩影。

年-年,中共扬中市(县)委、市(县)政府尊重民意,研究和探索扬中发展的成功经验,挖掘和认识长期积累和培育起来的“扬中精神”,五次组织“扬中精神”大讨论。纵观五次讨论产生的“扬中精神”,虽然没有出现“四千四万”四个字,但这种精神却始终是一脉相承的。

01

年第一次讨论

“团结勤俭开拓奉献”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县委、县政府领导就在有关讲话和报告中作过“扬中精神”的表述。

年8月,扬中首次举行“扬中精神”内涵研讨和界定活动。从年8月到年4月,经过九个月的研讨交流,5月,县委将“扬中精神”表述为“团结、勤俭、开拓、奉献”。可以看到,上世纪90年代的“扬中精神”非常质朴而谨慎地诠释了扬中人与身俱来的特质,体现更多的是对上世纪80年代扬中经济发展的一种总结。

我们看到,就是在那个时代——

扬中最大的小商品综合市场利民市场开业。

扬中第一座立交桥扬子桥建成通车。

扬中第一个商品住宅小区扬子新村始建。

我们记得,就是在那个时代,我们有了身份证,有了信用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科技成果屡获大奖,我们的毛纺产品热销国内外,我们的联合儿童食品厂糖果连小资精致的上海人都疯抢,我们的工程电器起步后迅速发展,各行各业,我们都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02

年第二次讨论

“团结拼搏勇创大业敢于超越”

随着扬中两个文明建设步伐加快,扬中人理解和认识水平提高,“扬中精神”不断发展和升华。年起,研究和界定扬中精神成为扬中人长期的教育主题。

年,经过研讨交流,新的“扬中精神”确定为“团结拼搏、勇创大业、敢于超越”。这一时期“扬中精神”的表述,比起上个时代的保守,加入了自信和勇气,经济快速发展下,扬中人意气风发,迫不及待跨出更大的步子,闯向更广阔的天地。

我们看到,就是在那个时代——

扬中撤县设市,这在扬中历史上是个精彩之笔。(戳我了解撤县设市小故事→关于扬中“撤县设市”,那些你不知道的回忆)

扬中大桥建成通车,天堑变通途,这是扬中第一座长江大桥,意义非凡。

扬中最大的工业企业江苏长江电器集团公司成立,成为打造全国工程电气岛的一支中坚力量。

扬中竹编工艺大师耿月新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师”称号。他的作品《中国百子图》被中央电视台年春晚选为背景资料。

我们看到,就是在那个时代,我们有了电视台,有了通达商厦和商城,有了国防园,有了美人鱼广场和明珠广场,成立了经济开发区,成功完成了河豚养殖……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下,扬中经济朝更加自由科学的方向大步迈进。

03

年第三次讨论

“自强不息众志成桥”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令“扬中精神”的内涵再次丰富起来。

年初,市委、市政府再一次展开“扬中精神”大讨论,这一次,全市人民积极参与讨论,对“扬中精神”的感悟更为深入。年4月22日,“扬中精神”确定表述为“自强不息、众志成桥”。有了第一座长江大桥,扬中人对于这座江心岛未来的蓝图勾画得更为宏伟,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对交通和外界沟通交流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时期的“扬中精神”有着非常显著时代和地域特征。

我们看到,就是在那个时代——

扬中长江二桥建成通车,小岛交通格局再次改变。

扬中“将军楼”闻名全国。当时,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特地来扬中考察农村居民点建设情况。

江苏长江电器集团公司参与国家三峡工程左岸电站离向封闭母线竞标,一举中的,成为中国乡镇企业稳定该项工程的第一标。我们扬中工程电器的名片,正在国内外熠熠生辉起来。

养鱼专业户宦永发创办扬中市生态渔业有限公司,利用长江天然水和天然饲料养殖长江野生鱼,扬中生态渔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萌芽。与此同时,河豚文化开始形成,不仅举办首届江鲜美食节,周长顺等8位名厨还应邀赴日本切磋河豚烹饪技艺。

我们看到,就是在那个时代,我们有了环岛公路,有了中国职业装第一品牌的“宜禾牌”,有了宽带互联网,有了农产品出口零突破,不断有外宾到小岛参观考察,有作家和音乐人来小岛采风,西沙岛的开发也开始起步……

04

年第四次讨论

“诚信博大自强不息”

年初,面对日益紧控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扬中人意识到需要新的精神力量,寻求自我超越、跳跃式发展。第四次“扬中精神”大讨论应运而生,年,新的“扬中精神”诞生了:“诚信博大、自强不息”。

21世纪的“扬中精神”掩去棱角和锋芒,趋于成熟大气,体现了在复杂多变的新经济形势下,扬中人的从容镇定,坚韧勇敢。

我们看到,就是在那个时代——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省长梁保华陪同下,莅临中电电气集团光伏(南京)有限公司视察。

第八届江苏省园博会首次落户县级市,扬中新地标金河豚在长江上方流光溢彩。

扬中承办全国青少年六人制曲棍球锦标赛,扬中市女子曲棍球队获得普通中学女子组冠军,为国家青少年曲棍球训练基地落户扬中做了铺垫。

18公里公益暴走成为岛城公益品牌活动,网友义工团、党员义工、爱心商家联盟等等公益组织活跃在需要扶助的一线,小岛公益蔚然成风。

我们看到,就是在那个时代,我们成为首家“中国江鲜菜之乡”,我们的竹编被正式列入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我们有了奥体中心,有了两座五星级大酒店,经济、生态、文化……扬中综合发展的脚步越迈越大。

05

年第五次讨论

“上善若水自强不息”

年,扬中迎来了撤县设市20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扬中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扬中人意识到,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塑造新时期“扬中精神”。

年底,新时期“扬中精神”确定表述为“上善若水、自强不息”。扬中因水而生、因水而兴,“上善若水”蕴涵了扬中人开放包容、谦和刚强、从善尚德、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追求;“自强不息”,既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扬中精神的历史继承。

我们看到,在这个时代——

扬中长江三桥跨江而立,至此,扬中一岛五桥格局形成,成为苏南苏北经济圈的交通枢纽。

历届河豚文化节精彩纷呈,第十三届河豚文化节首次推出文化节晚会,影响轰动。

我们看到,年,我们位列“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4位;完成GDP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了92.6%;公共财政收入34.03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了.7%。我们建成了大津重工、和润粮油等一批投资超亿元的大项目,我们有上市企业11家。我们的农村服务八位一体成为扬中经验在全省推广。我们创建了“苏南教育现代化示范区”,“整岛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五大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8.9%以上。

我们不难发现,五次“扬中精神”的表述,都是把“四千四万”精神的核心进行扩大和包容,每一次创新塑造,都是对“四千四万”精神的一种传承。

正是因为扬中人对于“四千四万”精神的不懈追求、践行和补充,使得扬中社会发展赢来一个又一个高峰。

在我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开幕式上,市委书记潘早云指出,“十三五”发展的新征程已经全面开启,在新的时空背景下,我们更应该从“四千四万”精神中汲取新的营养,既要让自强不息、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发展意志牢牢扎根,又要让自信自强、创新创优、善作善成融入“四千四万”精神的血脉。

所以,如果有人问你扬中人的“四千四万”到底是什么?你就告诉他——

很简单,就是我们扬中人骨子里那股永不放弃的劲儿!

文字

云舒兰资料

《扬中市志》《中国扬中岛》

编辑

余稚制作

舟瑞小编







































白癜风患者皮肤大阅兵
治白癜风的医院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lanzx.com/slszz/138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