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息的细鳞河
发源于吉林省舒兰市上营镇的细鳞河,九曲十八弯,在舒兰市境内绵延公里,因出产一种肉细味美的细鳞鱼而得名。满语“细鳞”的意思是“鲤拐子”,即小鲤鱼。这条河也曾称作“锡兰河”,满语“锡兰”相连也。日夜奔流的细鳞河,是舒兰人情感的寄托和宣泄,更孕育许许多多辉煌灿烂的地方文化。早在11世纪70年代,细鳞河的流经地域曾是大金国的版图。这里曾涌现出众多的风云人物,最有代表性的是金代的开国名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完颜希尹。完颜希尹才华出众,谋略过人,在金国开疆拓土的征战中也立下赫赫战功,更主要的是,完颜希尹发明创造了金国女真文字,成为金国女真文化的缔造者,从此结束了金国长期没有自己文字,借用契丹文字的历史,对金文化的繁荣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位叱咤风云的一代名相,力主改革图新,先后推行了“革新官制”“废伪齐政权”“营建都城”“制定礼仪”等多项改革,但终因刚正不阿,锋芒毕露而得罪他人,被人诬陷,株连其家族几百人被问斩,造成千古特大冤案。直到三年后,真相大白于天下,完颜希尹家的冤案才得到平反昭雪,恢复其公相名誉,选址于舒兰市小城镇的新开岭西麓,建造了完颜希尹家族墓地。如今,矗立在舒兰市小城镇一隅的完颜希尹家族墓群,披着风雨星辰,无声地向世人昭示着北方文化的历史脉络。不仅如此,著名的“桦皮四书”的故事也是发生在此地。建炎三年,宋朝皇帝派敢于仗义直言的大臣洪皓出使金国,却被金国扣留在北方1年,其中10年的时间,洪皓就是被流放在这个地方的。金人不给洪晧生活待遇,他常年麻布果腹、糠饼充饥。尽管生活艰辛,他对宋朝的忠诚始终坚贞不渝,直到绍兴十三年,金国熙宗喜得贵子,大赦天下,洪皓与众多使者才踏上了回归南宋的路程。在流放的10年间,洪晧在没有任何文化工具的情况下,他取来桦树皮做纸,用鹿毛、羊毫绑在芦管上做成笔,把冷山出产的黑色滑石碾成粉末,用水调和成墨,凭着自己的博学识广和良好的记忆,将平生所学的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都全文背写了下来。他用这套“桦皮四书”为教材,教授周围的乡人子弟,教出了众多的金国政治人才。被誉为北方历史上的教育第一人,他的“桦皮四书”也成为流传千古的文化瑰宝。长河东去,淘尽了历史的风云变幻,更带给了这个偏远的小城一丝灵动和不息的文脉。这里涌现出了北方二人转艺术先导者刘青山、剪纸大师马淑琴、有创“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唢呐合奏。在20世纪80年代,舒兰县更是先后成立了21个民间文学社团,其中诗社就有18个,社员遍及全国二十六个省、市,达五千余人,在全国赢得了“诗县舒兰”的美誉,形成中国北方一支重要的诗人群体。细鳞河,从远古蛮荒走来,流入了松花江的奔涌大潮,汇集了多元文化和历史积淀,见证了舒兰这块土地日新月异的变化,岁月不息,文脉长传。
●
欢迎免费订阅“橘洲”副刊官方白癜风治疗药物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lanzx.com/slszz/1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