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里组团老故事四摘酸枣和千古悠悠的酸

酸枣树落叶灌木,在冀中平原并不常见。但是在雄安新区寨里组团的北部、东部、安新增庄村北和容城黑龙口的交界处多有分布。特别是东部同三台交界的障水埝大堤上长势旺盛。

小的时候物质匮乏,小孩们啥都是好东西,不像现在的孩子,不好吃的东西都不吃。那年月“瓜果梨桃”这些东西都要看管,否则很可能还没在长成熟之前,就被一帮“废孩子”一小会儿给拉了秧、罢了园。也未必真能吃,就是抵不住那种诱惑。那时的孩子没有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都是“祸害精“,星期礼拜没事经常一人拎根棍子到处乱转。学习电视上的一些侠客,和某处树木、草丛或者小动物开战,以迅速消灭敌人“报仇雪恨”为宗旨。最有成就感的就是进攻一种一长一大片、叶子娇嫩的草本植物叫曼陀罗的,我们叫大麻子,长得高大却不禁打。有种特殊的恶心人的气味。棍子一扫一片,最容易消灭。比起小杨树和小榆树来要好对付得多。

酸枣在当年算是美味,虽然除了一个大核,也就剩个薄皮儿。除了酸酸甜甜也没啥。酸枣树在增庄村子周边几乎没有,很是稀少。小孩子们羡慕大孩子们讲的哪里有酸枣的传说,自从小伙伴们学会了骑自行车,便跃跃欲试了摘酸枣的自驾之旅。当然那时的车都是自行车,轿车连村里的书记村长也没有。

第一次摘酸枣记得是建辉哥带我们去的,酸枣要成熟时玉米就已经一人多高,结了穗长了小玉米了。自行车就丢在了路边的玉米地里,也不怕人偷。然后钻进茫茫的青纱帐,里面又热棒子叶又剌人。如果没人带路真的没想到茂密的玉米林里还有一段段类似土长城的废弃堤段。高处能达三米,很难攀爬,也难以靠近,靠近了也难以够到高高在上的小酸枣。越是长在高处的向阳的,往往个子越大,却也难以够到。后来的几年,和小伙伴们学忠、云鹏、新超、胜利大概都去过。再后来我们发现障水埝大堤上几乎到处都是,但是没有玉米地的长的大,因为杂草丛生也更难摘。杂草丛也因为过多的人光顾,被踩出来一条条小路。摘酸枣是个技术活,因为它浑身是刺包括叶子,要非常小心防止扎伤;还要小心手里的塑料袋被刺破,一兜酸枣遛入草丛滚得到处都是可就前功尽弃了。当年的塑料袋也是稀缺物品,往往都很薄,反复使用质量不好。

当年摘酸枣的黑龙口地里的那些废弃河堤如今已不复存在了,北瀑河只剩了传说。现在的小孩子也不再有兴致当年的这些行为。新超那天给我留言说,该把摘酸枣的事写一写,也许属于我们童年的独有的记忆吧。

酸枣树如今在增庄村北砖窑和黑龙口交界处窑坑沿上仍有分布,黑龙口燕长城遗址上曾经遍布都是,大白子地和三合村地交界的南北水泥路两边也有一段非常高大茂盛。王庄废弃砖窑北部及东部的障水埝大堤上就太稀松平常了,向东延伸有几里地,直到最东端的王庄村东边堤上仍然有一小片分布。三合村、杨孟庄这边堤上几乎没有。障水埝大堤外萍河的北岸,三台地界也有较多分布,长势良好,在疫情期间仍是红彤彤挂满枝头,甚是好看。其余地方在一些比较老的坟地处也偶有分布。

为什么在这片地方有如此多的酸枣树分布,而其他地方没有?有人会说这本来就是野生的,这算个问题吗?

您往西走,徐水方向沿燕长城一线,遂城遗址荆棘密布遍植酸枣树,再往西所有剩有燕长城遗迹的地方都是酸枣树密布。这是巧合还是人为呢?我认为这里早在多年前修长城时就有人刻意利用了天然资源,人为栽植设置以抵挡攀爬进攻。确实是非常简便经济的防御手段。当然这只是个人猜测,没有明确记载。

而到了宋代,这片地方又成了宋辽的边界,汉人为了防御契丹的进攻,除了改了河道形成“塘泺防线”,开了方田,还在田埂上种了好多荆棘以阻止敌骑。这些在《宋史》里多有记载。而这个位置就是当年燕长城、易水防线的所在地。有理由相信,当年的宋国军民不光开辟了障水埝大堤,还在上面种了好多酸枣树,为的就是不让辽军好好通过。当然还在上面修了望马台。

《宋史~河渠志五》中关于三台、小李开瀑河的记载。

《宋史·三百二十四卷·列传石普》中关于:黑卢口、三台、小李的记载。

根据上述记载可知,黑龙口(黑卢口)这个地方在宋代属于水陆交通要道,三台、小李(小里)在宋代属于军事防御重要节点,多次在宋史中提及。更多相关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考证和大家一起交流。作为一部卷,多万字,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实在是太庞大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藏于其中。相信大家的力量是伟大的,一个人的能力实在是有限的。

上面内容是:后数月,敕辅臣曰:"北边已屯大兵,而边奏至,敌未有衅,且聚军虚费,民力何以给之?"宜有制画,以为控遏。且静戎(徐水)、顺安军(安州)界,先开营田、河道,可以扼黑卢口、三台、小李路,亦可通漕运至边。宜乘此用众浚治,使及军城,彼或挠吾役,即合兵击之。"李沆等曰:"设险以制敌,守边之利也。"遂诏内侍阎文庆与静戎、顺安知军事王能、马济督其事,而徙普屯顺安之西,与威虏魏能、保州杨延昭、北平田敏为掎角。

《宋史·二百七十九卷·王能传》中关于开方田的记载。

“又开方田尽静戎、顺安之境”,就是说徐水东部安州这边遍地都是方田了。

《宋史·李沆传》中也说“咸平六年(年)九月,知静戎军王能上疏请于军城东新河之北开田,以防遏敌骑。真宗向李沆询问意见,李沆同意所请,建议周边的威虏军、顺安军都可仿效此做法,并可派兵五万“分据险要,渐次经度之”。真宗是日便下诏静戎、威虏、顺安军并置方田,凿河以阻遏敌骑。其实当时从保定西部开始往东到海边里,有一条屈曲里,深不可行舟,浅不可徒涉的“塘泺防线”。寨里北面这段是其一部分。

《宋史·李允则传》中有记载:

始,州民多以草覆屋,允则取材木西山,大为仓廪营舍。始教民陶瓦甓,标里闬,置廊市、邸舍、水硙。城上悉累甓,下环以沟堑,莳麻植榆柳。广阎承翰所修屯田,架石桥,构亭榭,列堤道,以通安肃、广信、顺安军。

  岁修禊事,召界河战棹为竞渡,纵北人游观,潜寓水战。州北旧多设陷马坑,城上起楼为斥堠,望十里;自罢兵,人莫敢登。允则曰:"南北既讲和矣,安用此为?"命彻楼夷坑,为诸军蔬圃,浚井疏洫,列畦陇,筑短垣,纵横其中,植以荆棘,而其地益阻隘。因治坊巷,徙浮图北原上,州民旦夕登望三十里,下令安抚司,所治境有隙地悉种榆,久之榆满塞下。顾谓僚佐曰:"此步兵之地,不利骑战,岂独资屋材耶?"

这位知雄州的聪明的将军,有智慧、有方法做出了不少实在成绩。当年在防御要地植荆棘,栽榆柳是经过了皇帝同意的国防工程,在当年司空见惯。不起眼的小酸枣树历经一两千年的变迁竟然存活到了现在,也算是奇迹,算是物质文化遗产吧。所以不可小看任何一个不起眼的小东西,也许藏着大历史。

一千年前的先人们,用聪明和智慧守卫家园。如今这片土地上的后辈们开启新的篇章。

历史的天空

作词:王建

作曲:谷建芬

演唱:毛阿敏

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铮鸣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湮没了黄尘古道

荒芜了烽火边城

岁月啊

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兴亡谁人定啊

盛衰岂无凭啊

一页风云散呐

变幻了时空

聚散皆是缘啊

离合总关情啊

担当生前事啊

何计身后评

长江有意化作泪

长江有情起歌声

历史的天空

闪烁几颗星

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既然今天说的是酸的,我也写一首有感纪念一下这平凡的生命:易水酸枣

易水长城源远长

酸甜小枣几芬芳

时人不解其中妙

今日无用当年强

寨里组团老故事(三):燕南长城北面为啥有条北瀑河

寨里组团老故事(二):增庄是个凤凰村、杨孟庄有个孟大劲儿

寨里组团老故事:增庄村北有条河

雄安寨里乡宋代古迹“望马台”寻踪

老凌读书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lanzx.com/slshj/111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