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放礼仪修身身为示范传道授业解
天空澄碧,仟云不染,远山含黛,和风送暖。
年3月23日,在舒兰市教师进修学校报告厅进行了年新入职事业编教师进行第二次岗前集中培训。
今天的学习内容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新教师基本礼仪》
主讲教师:马艳华
第二部分:《硬笔书法基本功训练》
主讲教师:王志刚
第一部分
钱穆先生说:“要想了解中国文化,必须要站到更高处来看待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
礼,源于祭祀,立于崇敬。礼字最初的造型是由两部分构成,主体是一只祭祀用的豆,豆里放着两串用来献给神灵的玉,也就是最初的“豊”字,由于文字在演化过程中同音字不可避免的出现。
为了有所区别,所以在原有字形上,添加了“示”字,许氏《说文解字》云:“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仓颉篇》又云:“示,古文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示,现也。”由此出现了“禮”。后来又简化为现在的“礼”字。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礼,是内在的;仪,是在外的。教师所处的地位是高尚的,我们肩负着礼仪传承的任务,师者,万世之表也!
新时代,有着新的要求,在不同环境下,教师的行为都应该有所规范。所以,从教者不可不知教师礼仪。
教师礼仪,指的是教师在从事教学、教育、教务活动和履行职务时所必须遵守的礼仪规范。教师礼仪具有鲜明的,强制的特点,只要进入教师这个职业,就必须遵守,不能随心所欲。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言谈举止、衣服配饰、行走坐卧处处都要讲究礼文化,这不是唱高调,也不是做作,而是作为教师,我们有着言传身教的属性,我们的行为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所谓也。
第二部分
书契之作,适以记言。以汉字为载体,华夏文明薪火相传。
——于学波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郭沫若认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养成这样的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郭老的观点,不只适用于中小学生,对于教师一样实用。教师作为“为往圣继绝学”的职业,作为学生的榜样,所以,我们有必要,也有义务把书法学好。
王志刚老师“为推动书法教育,满腔热忱,着力于教师培训,不求一枝独秀,更愿百花齐放。为教师尽快熟稔书法之门,窥其堂奥”特编写出《硬笔书法教程》一书,以资志于学者用之。我们是很荣幸的,进修学校特意为每一位学员都赠送了一本。
本次硬笔书法基本功培训便以此书为教材。
教师的工作是忙碌的,我们没办法用太多的时间去专门练习书法,但是我们可以对零散的空闲进行有效利用,每日字课,若风雨不辍,日积月累,必终有所得。字不贪多,贵在不骄不躁,沉心静气,临摹演练,先求形神兼备,而后方可图变。
参观舒兰教育书画馆
今天的培训内容结束之后,王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进修学校的舒兰教育书法馆,并亲自担当讲解员。
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通过今天的礼仪培训和书法学习,我们都收获满满,相信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愿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总策划:刘晶波
编 审:孟繁生
编 辑:肖万馥 李鑫萍
制 作:杨晓冰 李春林 张立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lanzx.com/slsgr/11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