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经济报吉林舒兰打造一乡一业
中国县域经济报
吉林舒兰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提高扶贫精准度
特色十足产业兴旺
吉林省舒兰市结合实际抓特色,一个个扶贫产业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活力。年初以来,共实施特色产业项目项,投入资金9.亿元,计划实现纯收入1.77亿元,累计带动贫困户户、贫困人口人,预计可实现户均增收元。
去年,舒兰市在天德乡新河村试点建设了首个高标准肉鸡养殖小区。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新河村65户贫困户每户增收了元。像这样的项目,舒兰市在建和投产的一共有7个,均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经营模式,实行收益定额管理。前两年的综合收益分别为使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资总额的7%、9%,从第三年起,每年综合收益均为11%,全部投产后计划可带动全市余户贫困户,近人实现脱贫增收。
小城镇庆岭村是舒兰市24个省级贫困村之一,年初以来在第一书记王宇斌的带领下,村里21户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把家中菜园出租给城里人,自己代管。加上房前屋后果树的收益,每户一年可增收元,这种以休闲菜园为主的庭院经济扶贫项目,让庆岭村多了一条脱贫渠道。
“在自己承包的菜园中采摘没有农药、化肥的蔬菜,感觉特别好,吃着也格外香。平时有人照看,随时随地在手机上还可以看看我这块地啥样了。家里的孩子也能到农村体验生活,了解农作物生长知识和农民的辛劳,很有意义。”承包扶贫小菜园的舒兰市民周建说。
不止是天德乡新河村和小城镇庆岭村,在发展扶贫产业的过程中,法特镇杨林村也根据本村实际,成立了文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将该村51户贫困户全部纳入进来。同时,带动了黄鱼村的55户贫困户加入了合作社。每户按最低2分地入股合作社,种出的娃娃菜按照每棵3毛钱被统一收购,由合作社提供菜籽和种植技术。按照每年种植两茬计算,每户贫困户每年最低可增收元。
在推动扶贫工作过程中,舒兰市以产业化支撑为依托,着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新安黑木耳、平安有机水稻、开原黄牛、七里苗木等项目特色十足,经济效益良好。如今,舒兰市的乡村扶贫干部干劲十足,贫困户自力更生,一片振兴发展的喜人景象。
编辑/陈云龙
责任编辑/曾凡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lanzx.com/slsxw/9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