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舒兰一对母女一对父子战l
事迹简介
王远梅母女:处两地同战“疫”
舒兰市结核病防治所党支部书记、所长王远梅有着20年党龄,战“疫”一线她身先士卒、负重前行;吉大二院工作的大女儿则飞往武汉,接管武医院,投身战“疫”最前沿。身处两地同战“疫”,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张彦军父子:战“疫”父子兵
张彦军和张嘉兰父子俩同在舒兰火车站工作,父亲是技术员、党员,儿子是售票员、积极分子。“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父子俩携手上一线连续工作15天,演绎了新版战“疫”父子兵……
近日来,舒兰市一对母女、一对父子战“疫”一线典型事迹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更吸引了各大主流媒体 今年49岁的王远梅,是个有20年党龄的老党员,现任舒兰市结核病防治所党支部书记、所长。
每年过春节,王远梅都盼着在吉大二院工作的大女儿归来,好好团圆几天。可是今年的大年三十,女儿回到舒兰,王远梅却一直心神不宁,几次开车去单位,查看值班人员是否在岗,是否有患者就诊,安全防护是否到位。她却不知道,此时的大女儿也在牵挂着武汉的疫情发展,因为她已经偷偷地报名申请第一批上前线支援武汉。
大年初一,吉林省启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所里所有人员取消春节假期,回到岗位上,共同抗战疫情。王远梅跟女儿一直在讨论疫情,几乎一夜未睡。女儿借着话题,试探着把报名申请前去武汉支援的事情跟母亲说了。她原以为母亲会反对,没想到母亲只是想了一下,便支持了她的想法。王远梅告诉女儿:“作为母亲,你去了前线,我内心中肯定是牵挂跟害怕的。可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却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你在这个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你是妈妈的骄傲,妈妈支持你!我也希望你能克服困难,用你学到的知识,出色地完成这次任务,妈妈在家里等你胜利归来!”这是过春节时,母女少有的一次正式对话。大年初二,女儿带着母亲的嘱托,返回到工作岗位。
这天一大早,王远梅也早早赶到单位,全面布置接下来的工作。她对大家说:“疫情来袭,我们必须站在最前面;我们身后是舒兰市六十多万父老乡亲,保护他们是我们的职责。”结防所住院处被定为隔离病房后,王远梅身先士卒,带领大家,消毒,铺床,打扫卫生,仅用两个小时就布置完毕了。随后,王远梅又向局里提出申请,承担路口卡点执勤的任务。她头一天忙到深夜,为大家准备防护用品,第二天一大早又亲自检查大家的防护是否规范,将同事们送到卡点,久久不愿离去。此后,每当有所里的同事去一线上岗,她总是第一个出现在卡点上,为大家准备好保暖物品,准备好热水,不厌其烦的嘱咐大家要注意安全。每天晚上,大家完成工作,即将休息时,还总是能看到王远梅忙碌的身影。
2月7日晚上,王远梅接到女儿的电话,说第二天上午8点,就要飞往武汉,接管武医院,那里收治的都是重症患者。挂了电话,王远梅把自己关在屋里大哭了一场。不久,她又镇定下来。她知道,谁的孩子,谁不牵挂;可是她必须支持女儿,因为她们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医务工作者!“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正是因为有了无数个王远梅母女这样的最美“逆行者”,才让我们有信心战胜疫情,还大家一片晴朗的天空。
战“疫”微扫描丨战“疫”父子兵!
人民日报
吉林日报
吉报江城发布
张彦军和张嘉兰父子俩,同在舒兰火车站工作,父亲是技术员,党员,儿子是售票员,积极分子。正如俗话说的:“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爷俩儿携手上一线,连续工作15天,演绎了新版战“疫”父子兵。
张彦军的老母亲已经84岁了。每逢大年初七,儿孙们都会一起来给老人家祝寿,热热闹闹聚一天。可是今年突发疫情,二儿子和两个姑娘都无法从外地赶来;身边的大儿子张彦军和孙子张嘉兰也忙工作,脱不开身。当7岁的重孙女将生日蛋糕摆在老人面前时,只有儿媳妇和孙媳妇围在身边。明事理的老人,问都没问儿孙去哪儿了。就在此时,敲门声响起,只见张彦军和张嘉兰父子俩站在门口。二人向老人说了祝寿的话,连屋子都没进,就匆匆转身,又赶回了车站。
张彦军57岁了,眼看快到退休的年龄,但他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松劲儿。他在车站忙得分身乏术,连陪家人的时间都少了许多。儿子张嘉兰受父亲的影响,也一心扑在防疫工作中,连休班都主动留在车站。他在做消毒工作时,细心谨慎,一丝一毫也不敢大意;为了采购防疫用品,他又开车舒兰、吉林两地跑;市里开会他当司机,到疾控中心取物资,他又当装卸工;他还主动承担起疫情防控所有报表任务,及时收集信息登记上报。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编辑/王宇静
责任编辑/曾凡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lanzx.com/slsxw/7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