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十周年系列医院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全国上下同心抗疫,广大医护工作者逆行而上,体现出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中国力量。吉林省医院在这不同寻常的一年里,以胸痛中心建设为平台,全院职工进行了一场“心”的洗礼,经受着“心”的考验,付出艰辛努力,做到了疫情防控、胸痛救治两不误,胸痛中心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急危重症患者畅通了一条“救心”的绿色通道。
这一年,是喜悦与欣慰的一年,是收获与付出的一年。
自从启动胸痛中心建设以来,在医院领导的带领下,全员参与,以急诊科、心内科、院前急救为首,历经多项认证材料准备、系列培训学习、健康宣教、心血管病义诊筛查、优化院内外就诊流程、定期召开三会、填报质控病例、数据上传等,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医院和区域内全部基层医疗机构签订救治协议。经过三次网审、省预检评审、暗访、现场核查、专家投票等环节,于11月通过认证。
这一年,不求惊天动地,只愿平凡无悔。胸痛中心在肩负着抗疫重任的同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胸痛患者的各项诊疗工作。2月13日,患者刘先生因心前区疼痛来院就诊,在急诊科行心电图检查后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重,出现心脏骤停,不省人事,立即行心肺复苏,间断5次电除颤,在经过40分钟的奋力抢救后,患者逐渐恢复意识,随后紧急实施溶栓治疗。2小时后,患者疼痛症状消失,心电图ST段回落,溶栓成功。医院,直接送入导管室行冠脉介入手术治疗,成功的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像这样的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争生死的抢救场面,时常出现在胸痛中心。6月8日,患者王先生手捂胸口,呼吸困难,大汗,出现在急诊科门口,胸痛分诊护士立即将患者转至急诊抢救室组织施救。给予吸氧、心电检查、急检血、建立静脉双通路,心内科会诊,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因患者病情危重,不宜移动到胸痛病房,故心内科专科医生到急诊科进行溶栓救治,33分钟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医院首例急诊溶栓患者。8月6日,医院平安镇中心卫生院将心梗患者赵先生转入院,经上下联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lanzx.com/slstc/7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