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黄鱼圈不可忘却的城池
文|李玉红
任时光流逝,走过岁月的斑驳,却带不走历史的足迹。沉重的脚步,一遍遍咀嚼泛黄的记忆,一座追寻到“西团山文化”时代的“城”,一座清朝时期皇宫圈养鲟鳇鱼的“池”,坐落舒兰市法特镇黄鱼村中。“果实”之城的美誉,因此而更加厚重迷人,悠悠松花江水,流不尽世世代代的挚爱乡愁。
黄鱼村村部
黄鱼圈珠山遗址
鳇鱼圈遗址
“黄”鱼圈,不可忘却的古迹,我无法用语言来对话,品读、沉默,历史的凝重,沧桑的轮廓,让我的心在历史的萧瑟中频频回首。一块块岩石,一粒粒沙,一条条鲟鳇鱼味道鲜美,在历史的长河中弥久留香,满载历史的记忆,向新时代走来。
黄鱼圈珠山遗址石碑
黄鱼圈珠山遗址石碑正面
黄鱼圈珠山遗址石碑背面
黄鱼圈珠山遗址下松花江
清代鳇鱼圈遗址石碑
鳇鱼圈遗址保护区
踏上你的古迹,隐秘与疑问让我一次次探寻。让逐渐走向销声匿迹的你,浮出历史江河的水面。从时间的另一端,松开缠紧的时光,仿佛看见一匹匹骏马仰天长嘶,一代代王朝,剥下层层面纱。在十五万平方米的珠山遗址上,在积水贮存鲟鳇鱼的池子上空,有一轮明月漫游的身影,任我放大目光,也无法数清那一抹抹乡愁。一件件旧石器上,一汪月牙形的鳇鱼圈旁,依旧流淌着先人有力的血脉和体温,于今天,依旧寄身于此。
西团山时期石器
黄鱼圈珠山遗址旁,流淌的松花江水,护佑世代子民,神秘而深情。那一网一网打捞上来的鲟鳇鱼,不仅是生活的五味杂陈,更是先人的精神抚慰和历史无法忘却的记忆。
黄鱼圈珠山遗址山顶
黄鱼圈珠山遗址山顶枯井
清朝时期鳇鱼圈原貌
坐落在鳇鱼圈遗址旁的上百年老房子
房子建造者韩镇夺曾参与鳇鱼圈修建
路线导览:
1、长春市——G12珲乌高速——京哈高速——榆陶公路——县道——国道——乡道——黄鱼村
2、吉林市——国道——乡道——乡道——黄鱼村
3、哈尔滨市——C吉黑高速——国道——乡道——黄鱼村
作者简介:李玉红,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澳门月刊华文百花》《中国审计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煤炭报》《中国气象报》《中国国门时报》《中国边防警察报》《国土绿化》《南方法制报》《中山日报》《中华日报》《中华导报》等多家报刊杂志。作品入选《吉林农民作品选》。有散文作品获奖。
鳇鱼圈简介:
“鳇鱼圈遗址”位于舒兰西部松花江沿岸,法特镇黄鱼村黄鱼屯。鳇鱼圈是满清政府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负责进贡所建立的储养鲟鳇鱼的鱼圈。
据记载,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捕打鳇鱼,历年至谷雨节,出派委官三员,领催三名,头目十二名,打牲丁七十二名,往赴边外产鱼各河口荡捕,随时送圈圈养。至立冬后,江冰封固,将印务暂交翼领署理,带领官丁出边,亲诣督捕做为贡品运抵京城。”黄鱼圈珠山遗址简介: “黄鱼圈珠山遗址”位于舒兰市法特镇黄鱼村西珠山上。遗址是年文物普查中发现的,年4月20日,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吉林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遗址分布在整个珠山山顶,总面积约,平方米,该遗址包含着青铜时代的西团山文化、铁器时代的靺鞨-渤海文化和辽、金文化遗存。 黄鱼圈珠山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为我国了解和认识西团山文化的面貌、特征,提供了新的资料,对于今后进一步研究分析西团山文化的分期编年、类型划分,以及今后在更大范围内找寻晚于西团山文化的历史遗存,都具有较重要的价值。
编辑|任贺 责任编辑|曾凡会
摄影|任贺 等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中医首席权威白癜风专家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lanzx.com/slstc/2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