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党百年丨我的从警生涯征文选登

北京中西湿疹医院 https://m-mip.39.net/zl/mipso_9134103.html

风雨彩虹

于梅

1

时间过得真快,年,我正式退休,不得不离开我钟爱了一辈子、也奉献了一辈子的岗位。在即将迎来建党一百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回顾三十多年的从警工作,不由得感慨万千……

年,我从警校毕业,分配到吉林市公安局昌邑分局刑警大队。那年的夏天格外炎热,我记忆犹新。7月中旬,吉林市连续下了三四天的大雨。一天晌午,一名拾荒人报案,运河里火车道附近的一个臭水沟里发现了一只人手。

刚刚来到工作岗位,我的心里充斥着着新奇和紧张,师父带着我一起赶往现场。还没等看到人手呢,离老远,一同前来的几名民警,不约而同地被一种特殊的臭气熏得没办法正常呼吸。

那气味真是形容不了。

大家回头看了看我,我故作坚强,用细嫩的左手捂住口鼻,憋得两个眼珠子溜圆,右手扶着胃部,强忍着留住还没来得及消化的午饭。师父说了句:“姑娘,不错!坚持住!”

由于连续雨水的缘故,臭水沟涨水,一只人手浮在了光天化日之下。师父打开勘查箱,用工具朝手掌上方翻动了一下,赫然又露出了半截手臂!师父又沿臭水沟绕了两圈,让我找来一个大号的塑料袋,铺在臭水沟旁。

师父让早一步赶到现场的案发地派出所两名男民警帮忙,三人费了好大劲,才将臭水沟里的“物体”捞上了岸。

这回大家可看清楚了,这是一具完整的尸体,被装在一个麻袋里面,从露出的部分肢体来看,尸身已经严重腐烂,尤其面部,实在是惨不忍睹,更无法判断其他生理特征。三伏天儿,臭水沟里的尸体,不腐不臭才怪呢,除非是泡在福尔马林里。

我跟着师父,对发现尸体附近的环境又进行了勘查和提取,最后,尸检中心的车到了,三人又用担架把尸体抬上了车。

那个年代,办案条件比较简陋。目睹了整个过程,我一句话也没说,师父拍了拍我纤瘦的肩膀,告诉我,这是他见过的唯一一个第一次出现场,而且是这么恶劣的环境,却没有呕吐、没有牢骚的新人。

通过现场勘查及法医检验,得出结论:死者为男性,四十五岁左右,身高一米七,体重八十公斤;死因,溺亡。民警多方排查近期失踪人口,最终确定了死者的身份,系吉林市郊区菜农,因一言不合,被其表弟残忍推入附近排水沟中。

这是我参与现场勘查的第一起案件,也是第一次见到“活生生”的尸体。到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场景、那只手、面目全非的人脸,污浊残破的麻袋,还有,那腐臭的气味。

我没有告诉过任何人,包括父亲,那种气味就在我的鼻子下方挥散不去,怎么洗都洗不掉,睡觉的时候,吃饭的时候,不管做什么,总能闻到那个要命的气味,一直到深秋以后,天气转冷,有一天早上醒来,那个气味忽然不在了。

2

一切都从简单到复杂,从浅显到深入。在别的女孩子享受青春、体味自由的时候,我把大多数时间都投入到了工作中。慢慢的,我从一名新手,成为了骨干,并且在刑事案件侦破过程中,大显身手起来。

年8月的一个傍晚,家住国营六商店后身的刘保国家发生火灾。我赶到现场后,很快确认是人为纵火。刚刚浇灭的火场,浓烟滚滚,虽然戴了防护口罩,还是捂着胸腔咳了好半天。

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现场勘查和提取物证都必须做到快速、缜密、细致。从刘保国家迈出来,我开始对外围环境进行采集。我发现,楼道拐角处的垃圾桶内有个饮料瓶,没有瓶盖。

整个垃圾桶只有一个饮料瓶,这说明,垃圾桶是刚被清理过的。那么,这个饮料瓶就很有可能与纵火案的嫌疑人有关!如获至宝!我捡起瓶子,用手扇了扇,瓶口出来的气味果真是汽油!我赶快用碳刷仔细扫描饮料瓶上的每个细微痕迹,终于提取到一枚残缺不清的弓线纹。

8月的北国江城,酷暑难挨,我把自己关在技术室里挥汗如雨,连续几天都工作到后半夜,案子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起纵火案,也可以说是一起因情而生的仇杀案。纵火者是一位名叫王某琳的年轻女子,当年,她才二十二岁。案发两年前,王某琳与刘某国产生了刻骨铭心的婚外恋情,但苦恋无果,刘某国最终为了家庭,为了孩子,狠心抛弃了不谙世事的王某琳。因爱生恨,心中的抑郁和仇恨无处发泄,王某琳最终将一瓶汽油浇在了刘某国的家门口,纵火后离开现场。

好在案发时分,刘某国一家三口在其母亲家里吃晚饭,并未造成人员伤亡。王某琳自认为天衣无缝,却顺手将至关重要的作案工具——装有汽油的饮料瓶扔在了楼道里。恰恰就是这个饮料瓶为案件留下了蛛丝马迹。

对于纷繁复杂的案件现场,我从不满足于一般性的操作和对现场表面的泛泛分析,而是仔细研究痕迹物证,深入分析那些条件差甚至是模糊的、变形的痕迹。有时,还要分析揣摩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心理。

根据短暂的工作经验,我悟出了一个浅显的道理:搞刑事技术,必须同时具备“投入”和“深入”两种心理素质。投入,当然是全身心进入角色,铆足心劲儿对待工作;深入,则体现在坐得住、能钻研,讲究技巧和方法。勘查现场和研究痕迹物证,都离不开投入和深入。

年,入警不到三年,我已经利用痕检物证破案二百六十多起。

及时、全面、准确、客观,这是对现场勘查工作的基本要求。对我来说,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及时”。刑侦工作的时间性特别强,一年三百六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时,不管你做什么,只要警情一到,任何事情都得放下。

年12月,家里的窗户都上了哈气,铁灰色的暖气片一点儿也不烫手。这天晚上,陪儿子做完了作业,我也卸下了一整天的疲惫,早早地和儿子一起钻进了铺上了电褥子的被窝。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这些年,自从有了手机以后,我从没关过机。凌晨三点半,手机振动了起来,黑暗中我摸到电话,蓝色的屏幕上显示“队长来电”。

“知道了,我马上过去。”没有一丝诧异,也没有一丝埋怨,这就是我的工作,这样的情形不知发生多少次了,早就习以为常了。

丈夫回部队了,我自己苦点累点无所谓,亏欠最多的就是宝贝儿子。我不怕冷,不怕黑,更不怕危险,只怕儿子怪我。帮儿子盖好踢开的被子,一阵酸楚涌上心头。

写字台上,我在本子上撕下一张,写下一行小字:儿子,妈妈又要出现场了,很快回来,你一个人不要害怕。

用儿子的文具盒压住这张纸,把儿子露出的小脚丫放回了被窝,再把自己的被子卷起来,挤在自己睡的一侧,又在另一侧摆上两个枕头,这样,儿子睡在中间就不会掉下来了。

临走前,我贴了贴儿子热乎乎的小脸蛋,走进了黑夜,走进了冰天雪地。

3

从警多年,我的工作岗位也有过几次变动,但从没有离开过基层,甚至婉言谢绝了领导调我进机关的好意。究其原因:我舍不得呀!

年5、6月间,吉林市船营、昌邑、高新等地相继发生技术开锁入室盗窃案件,根据现场痕迹物证检验鉴定,市局刑警支队决定对这类案件进行串并案侦查。时年,我已经调到了高新公安分局,当然,从事的还是我的老本行。

7月4日下午,高新区某高档住宅小区再次发生技术开锁入室盗窃案。下午5时,我和派出所民警同时赶到现场。可是,现场还没勘查完,两位民警又接到新的警情走了。

在案发地入户门处,有几处杂乱的足迹,经过提取和比对,应是两名成年男性的足迹。

我独自走到院子里,环顾四周,发现这个小区几乎是封闭的,只有北侧大门可以走车,西侧是高新区地税局的办公楼,我心里一亮:如果办公楼里有监控录像就好了。

这一假设,在地税局值班人员的嘴里得到了证实。就在不久前,区里实行“平安工程”,恰好给地税局安装了视频监控。

得知这一消息,我兴奋地向大队长做了汇报,并阐明了自己的初步想法。

通过监控录像,专案组连夜找到了一辆可疑的白色轿车,顺藤摸瓜,以白立军、张恩泽为首的技术开锁犯罪团伙终于浮出水面。

由于白某军、张某泽都是九台市人,对吉林市并不熟悉,只知道大概哪天作案,具体哪个小区、哪一家、盗窃了什么物品都说不清楚。在搜查犯罪嫌疑人的住所时,我对两人曾经穿过的八双鞋产生了兴趣。

借助搜缴的八双鞋和系列案件的现场资料,我一一进行网上比对,认定这一团伙不仅在吉林市区大肆作案,而且在永吉、舒兰等外县市也都留下了作案痕迹。

至此,我大胆将作案时间推回到三年前。经过足迹比对,一口气认定了年以来发生的六十多起技术开锁盗窃案件,在确凿的证据面前,白某军和张某泽只得认罪服法。

可是,我还是觉得这桩案子哪儿有点不对劲儿,网上比对时,我发现了两个盲点:一是由于市局勘查系统刚上不久,录入的数据与发案数据有很大差异,很多同类案件没有录入到系统内;二是只能看到本地区的现场,跨地区的看不到。

两个盲点交织在一起,我总觉得白某军、张某泽身上的案子还没彻底挖干净!

在市局的统一协调下,历时半个月时间,我对吉林、长春两地年至年间发生的一百余起技术开锁案件逐一进行筛选、比对、甄别,单说足迹,就比对上万个!最后认定,这些技术开锁案件当中,有一百左右起案件是这一团伙所为!

至此,困扰吉林市刑侦系统多年的系列技术开锁案件全部攻克!

三十年,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一朵波澜不惊的浪花。回顾自己的从警生涯,就像一首歌中所唱那样:“一切美好只是昨日沉醉/淡淡苦涩才是今天滋味/想想明天又是日晒风吹/再苦再累无惧无畏/身上的痛让我难以入睡/脚下的路还有更多的累/追逐梦想总是百转千回/无怨无悔从容面对/红颜娇美承受雨打风吹/拔剑扬眉豪情快慰……”

这,也许就是我三十一年从警人生的真实写照。

于梅,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曾任吉林市公安局经开公安分局刑警大队警务技术四级主任,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被评为吉林省优秀人民警察。

来源丨吉林市公安文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lanzx.com/slstc/1026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