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大山故乡的酸枣树
龙头乡土文艺心灵的栖息地
专栏作者
故乡的酸枣树
大山
那天下山时看到路边有几棵酸枣树在春风里吐露着鲜嫩的叶子,再前行几步,又见到数量更多的酸枣树,密密麻麻丛生着,虽然矮小,却萌发着生命的绿意。我想起老家的酸枣树了。
我们老家的酸枣树都是野生的。在路边、田埂、地沿,几乎沟沟坎坎到处都有它的身影。酸枣树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描述一点都不为过!春天一到,到处都能看到她满树吐绿的芳容。每年四五月份,从酸枣树枝头上的每一个芽孢处都会长出一个嫩枝,在嫩枝上都会长出一串叶子,叶子由嫩黄色变成墨绿色的过程中,在叶子的根部会长出一粒粒小米粒一样的花蕾,满树的花蕾次第开放出一朵朵黄花,发出醉人的幽香。若无意外,这朵朵小黄花,到秋天时就是一枚枚酸甜爽口的酸枣果。
日子在每个人的忙忙碌碌中度过,叔叔家十几箱蜜蜂却在不知不觉中把枣花里的花蜜搬回了家。当年乐善好施的叔叔及家人常邀请村邻去他的家里品尝自家蜂房里的枣花蜜,并把多余的蜂蜜分送给亲戚和邻居,这是老家的酸枣树带给我们老家人的第一份福利吧。
大概是酸枣树的繁殖力太强、酸枣树实在太多太普通的缘故吧,我们在春夏两季对待他的态度几乎是忽略它的存在,只是遇到它时尽量防止它对我们人类造成意外伤害。只有在秋季酸枣树上挂满红红绿绿的酸枣时,馋嘴的孩子甚至大人才会把目光转到它的身上。酸枣对孩童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小时候的我们在秋季去放牛的时候,把牛赶到放牛坡后,我们三三两两在一起,主要的事情就是去酸枣树上摘酸枣。不同树龄的酸枣个头和味道是有区别的,我们一边摘,一边吃,挑个大的摘,挑色红的吃,把吃不完的酸枣装在衣服口袋里带回家给家人分享。从口袋里掏出一枚枚花生粒大小的果实分发给家人,带来独特味觉享受,家人们品尝后露出不同表情,或酸或甜的枣子使他们脸上洋溢着不同程度的欢乐!这是酸枣树馈赠给老家人的又一份礼物。
记得有几年,大姐夫常在秋季来我们家采摘酸枣,说酸枣的核是中药,可以卖钱。于是,我们都跟着他背着长杆到附近的地边、沟坎上打酸枣。酸枣从树上打下来后,地下到处都是,把满地的酸枣捡起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了最大可能的减少捡拾酸枣的工作量,我们在打酸枣之前,先把几个单子铺在地上,用长杆打击酸枣树后,酸枣就落在了树下早已铺好的单子上,这样,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收获颇丰。拥有酸枣的数量瞬增大了,家人对酸枣也就不稀罕了。问题是,大姐夫要的是酸枣核,需将酸枣去肉留核。于是,我们把收获的酸枣晒干洗净放开水中煮掉果肉,提取果核,把果肉制成枣泥,在蒸馍时用作馅料。我们再留一些小枣,在春节蒸馍时,蒸酸枣馍或者枣花馍,味道甘美,不亦乐乎!后来,可能是酸枣核的经济利益与付出不成正比吧,大姐夫好多年都没有再来打酸枣了,老家的酸枣树随着季节的更替,在大自然的作用下,每年都在周而复始地春天发芽、四月底五月初开花、八九月份结果,寒冬来临时叶子和酸枣果褪落而去,只剩下光秃秃的酸枣树和枣刺在迎风傲霜,等待下一个春天的来临。落在地上或者被带到其他地方散落在泥土中的酸枣核,在新的春天来临时,就会发芽并成长成一颗崭新的酸枣树,在老家的大地上繁衍生息,循环往复。
说起酸枣树,在农村生活过的人们心里其实有畏惧感的,因为,大家一定都吃过“枣刺”的苦头。我们把酸枣树上的刺叫“枣刺”,甚至,把砍掉的酸枣树放置在田间地头用来保护庄稼时,把整棵的酸枣树都叫枣刺。我们在种庄稼和种菜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被鸡猪等家禽家畜侵害,通常的做法就是砍几棵酸枣树把菜地保护起来。现在想起来,虽然枣刺让人望而生畏,但想起那枣味之酸,枣花之美,枣花蜜之香,它的存在依然给出生在农村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活着为人们奉献花蜜和酸枣,死掉了可以当柴烧,即使被砍掉当做枣刺,也要被用来保护庄稼苗。这也许就是酸枣树的精神,也是我对它饱有深情的原因吧。
好多年没有回老家了,此时此刻,老家的酸枣树也该吐绿了!而当年生活在酸枣树边的老家的亲人们,早已经物是人非!
酸枣树,故去的人!
倏地,我便有了一个想法:今年秋天,回老家摘酸枣去!
作者简介:大山,本名李虎山,河南陕州区人,诗文爱好者。中乡美认证乡村作家,中乡美现代诗复审室编审,龙头乡土文艺专栏作家。
1
龙头乡土文艺编委
五月风紫贝壳大山又到每年秋雨时傲雪寒梅星星点灯山阳人杨柳青青毛线花卉杨菊绸李菊秀华年似水
龙头乡土文艺真诚与您相约
欢迎来稿:乡土故事,魅力家乡,人在他乡,乡愁乡恋,情感驿站……要求有真情实感。
必须原创首发,散文,诗歌,小小说,随笔杂文,情感美文。做好错别字校对,文责自负。
字数体裁题材不限。文后附作者简介,清晰照片。一周内未见刊登可投他处。
作品发布之日起七天内赞赏的七成为作者稿酬,余留平台运营。后期及十元以下赞赏不计入结算。
主编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lanzx.com/slshj/11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