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达平行世界里的另一种生活
BLIG=BecauseLoveisGiving.
分享阿琬和银星的环中国之旅
1部车
2个人
5万公里
天
色达,是我们入川的第一站。
1
在结束了新疆的一个半月旅行后,我和银星一口气从哈密开到了西宁。
我们借宿在西宁的朋友家,一边吃着手抓喝着啤酒,一边拿着地图和他商量着去色达的路线该怎么走。
之所以路线还需要商量,一是因为青海南部一些地方在修路,二是因为青甘蜀交界之地路况复杂山路崎岖,三是因为我们想走的路在地图上甚至看不到。
色达就像是一个藏于帝王寝宫内的宝物,要想得到它,不止过五关斩六将。
朋友问:“你们两个又没皈依佛教,为什么一定要去色达?到那儿的路太难走了,现在9月份好时节,不如开去九寨啊!”
我说:“这和信仰无关,一定要去看看。一个山谷能够在数年间吸引四五万名信徒在此修行,而且是藏汉共处,难道你不想去了解一下吗?而且还有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和国内唯一常年开放的天葬台。我想去看看那里的生活,必须。”
朋友立刻帮忙分析路线。好在他从事农业方面的工作,对青海的各个地界儿都非常熟悉,打了几通电话之后,帮我们确认了目前能够到达色达的最佳路线。如果顺利,2天可以开到色达。
一路上经过各种土路、烂到极致的碎石路、地图上没有的路、盘山夜路、一次在无手机信号下的迷路之后,我们终于穿过青甘蜀三省的交界,在一路错综盘桓之中,来到了色达。
2
从县城开往喇荣五明佛学院的路上,我的眼睛一直盯着窗外。虽然之前已经看过无数喇荣沟的照片,但当漫山遍野的红色突然出现在山谷之中时,心还是颤抖了一下。蓝天之下,绿野之中,密密麻麻的红房子看似散乱却又有秩序的组合在一起。一束阳光从云朵之间洒下来,红色之中便又多了几分金色的耀眼。那是数尊佛塔,还有被信众们仰望的坛城。
我们住在喇荣宾馆,是五明佛学院里两处开放住宿的地方中条件比较好的一个:没有热水、不能洗澡、只有公共卫生间,但床铺上却有电热毯——因为在海拔多米的色达,夜晚是非常寒冷的,哪怕是在9月。
而喇嘛和觉姆们(男僧被称为喇嘛,女尼则被称为觉姆)的生活条件远远没有我们作为参观者而来的好。一个个小小的红房子,内部空间大多只有几平米,造房子的材料大多非常简陋,内部更是非常简单,几乎没有什么陈设,卫生间是公用的,旱厕;他们甚至没有自来水,每天需要自己用桶背水回到住所。
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上课,不是在经堂里,就是在去经堂的路上。因为经堂只有主要的两座,而他们的家却分散在四周,往返其间,在高海拔的山区爬坡行走,本身就不是一件易事。
然而从春天到夏天,从日出到日落,
这些身着红色僧袍的人们一复一日地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
从他们的脸上,只看得到平和和满足。
3
在食堂里用过斋饭,我和银星在只容得一辆车通过的狭窄的街道中漫无目的地走着。
不远处是佛学院内有名的“大经筒”,闪烁着耀眼的金色。
这时我被经过身边的一段对话声吸引了。
“去哪儿啊?”
“我家闹耗子,去一个师傅家借个捕耗子的。”
……
说话的是两个觉姆,都是汉僧。
五明佛学院是藏汉共处的地方,来此修行的不仅有藏族僧人,也有约万名汉族僧人。
之所以我会被这对话吸引,是因为听“家里闹耗子“的那位觉姆的口音实在太亲切,我几乎可以肯定,她是吉林人,我的同乡。
觉姆发现了我在看她,朝我们礼貌的微笑了一下。
我借此搭话:您好师傅,您是吉林人吧?
是啊,吉林的,你也是吗?
对,我也是吉林的,吉林市的。
哎呀,真巧,我是舒兰的。咱老乡啊!你们是过来禅修的吗?(舒兰是吉林市的一个县)
“不是呢,我们俩是过来参观的。“
这位觉姆有着吉林人天生的热情,叫我们陪着她往前走,边走边和我们攀谈了起来。
她看起来50岁上下,年就来到了色达,一呆就是10多年。她说基本不怎么回东北,在色达县城买了个小房子,家里人想她了会过来探望。我问她会不会觉得寂寞,她说不会啊,每天很忙的,课程很多,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而且这里有很多的汉族人。她说现在从各个城市慕名前来禅修的人特别多,各行各业都有,形形色色的,甚至有一些黑社会的前任大哥们,也有上班的白领,还有退休的干部,所以看到我们还以为我们也是过来禅修一些时日的。
得知我们是在长途旅行,她说:“或许你们旅行结束后,不一定什么时间,还会想来到这里,多呆几日。你们去转坛城和大经筒了吗?一定要去转,多转几圈,对你们好,真的好。去吧!”
听她的话,我们随后便去了大经筒,学着大家的样子,推动着巨大的经筒,走了很多圈。喇嘛和觉姆的手中都有一串念珠,那也是他们的“计数器”,下等功德圈,中等功德0圈,上等功德00圈。一边转一边口中念有箴言…我们具体走了多少,没有数,也没有念经。但是心里充满向上的祝福,祈愿家人平安,世界和平。
坛城,就在我们住的旁边,整个佛学院的最高处。梵文称为“曼荼罗”,意为佛教密宗仪式进行祭供的活动道场。白天里转坛城的人是不断的,广场上还有很多磕长头的藏民,晚上会少很多。
当晚天黑后,我们经过坛城去高处的山坡拍色达的夜景,看到有一个白天就在的磕长头的藏族小伙儿还在那里,印象很深,因为他几乎一直不停,很少休息。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我们再去时,竟然又碰到了他。
4
然而此时的小伙儿并没在磕长头,而是和另外的一个小伙儿一前一后提着一个用布包起来的“袋子”在转坛城。
当时我们只是觉得奇怪,虽然好奇袋子里装的是什么,但由于藏传佛教内关于转山转水转佛塔的规矩和要求很多,说法也很多,我们觉得不合适也没必要去问别人太多具体的东西,毕竟我们只是局外人。
没想到,下午在天葬台,我们又看到了他们,和另外两个小伙儿一起抬着那个“袋子”在转天葬台内的佛像。我们一下子明白了,袋子里应该是他们的父亲或母亲的遗体,一会儿即将进行天葬。
几年前去西藏时,听闻拉萨附近开放的天葬台已经越来越少,因为太多游客涌入,在天葬的过程中对着仪式及家属们不停拍照,以至于不得不停止开放。目前,色达的尸陀林应该是藏区为数不多的面向所有公众开放的天葬台了,几乎每天都有天葬的仪式。因为附近藏区的藏民死去之后,都要通过天葬的方式来和“此世”告别。我不知道那一家人是从哪里赶来,走了多久的路,转了多久的山和佛塔,磕了多少个长头,才最终带故去的家人来到了这个地方。
仪式通常在下午1-2点举行,我们正午过后便早早的来了。色达的尸陀林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近年愈加壮大,政府近期又在翻新修建,以便更好的为藏区人民提供服务。其实这没什么好奇怪的,这里就类似于我们汉族的“火葬场”,只不过一只只“空行者”(秃鹫)代替了一团团烈火。
早到的结果便是,有充分的时间深入了解什么是天葬。在尸陀林的休息区,有两个巨大的石碑,上面书写着尸陀林的历史和天葬的由来。
藏传佛教相信轮回转世,死后将遗体献给秃鹫,让原本已无用的肉身得以利用,这是一种功德,能赎回生前罪孽,且利于灵魂转世。他们认为天葬对逝者来说是今世最伟大的修行,是最高尚的布施。
在天葬仪式开始之前是允许适度对规定区域进行拍摄的,
过程中,则绝对禁止,出于对死者和家属的尊重。
仪式即将开始,
这边山坡上的数百只秃鹰早已整装待发,虎视眈眈的盯着天葬台。
那边天葬师已开始磨刀。
家属们则围站在天葬台边缘,其中不乏五六岁的小女孩。
天葬开始。
一块米白色的布帘被放了下来,挡住了看台上的视线,但从不停飞溅出来的红色液体中,不难想象天葬师的手起刀落。
今天一共有四个家庭、四具尸骨,没多久,天葬师便完成了他的任务,发出了一个信号,
秃鹫的首领作为第一个冲上阵来,随后便是一批又一批“空行者”的蜂拥而至。
空气中开始弥漫开来血腥的味道,围观的人们也渐渐地散去。
5
我们在色达只停留了两日,
并没有去钻研佛法,皈依佛教,
也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心灵得到了净化….
但我们在色达的确收获了一些或许只有在这里才能获得的东西。
我认同天葬,理解天葬,但不代表我会选择天葬,
我也依然不认为这是告别世界的最好方式。
但是我接受它于藏民而言是最好的。
或许这就是所说的包容。
在色达,我看到了平行世界里的另一种生活。
让我更加认同在生命的字典里,
很多事情和生活方式是不能单纯的用好与坏,对与错来区分和衡量的,
甚至我觉得其实对个人而言根本没必要去判断,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众多的方向中寻找并坚定属于自己的那一条路,
同时微笑着面对选择其他不同路的旁人。
Tips:
1、我们从西宁前往色达的路线是:西宁-同仁-玛曲-久治-斑马-色达,其中玛曲-久治属于青甘交界地带,路况极差,其余部分没有太大问题。另,从成都方向去往色达的路况条件据说也非常不好,甚至有些朋友会绕远走斑马-色达。建议大家在前往之前要充分了解路况,可以专业治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lanzx.com/slsgr/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