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王力游走于新闻与文史之间
铁肩担道义,笔下日月长。身兼资深新闻人、文化学者、文史专家、散文作家等多重身份的乡邦文化研究者王力先生,不仅在新闻界享有盛誉,对家乡舒兰历史文化的研究、挖掘与传播更是殚精竭虑,而故乡的热土也不断地在王力的研究中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资深新闻人
年大学毕业后,王力留校从事了5年的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北华大学合并组建后,他开始改作校报工作,从此专心致志地做起了新闻。他主张校报不仅仅是新闻传播的载体,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载体。
近年来,王力先后在《北华大学报》开设了“北华星空”“校园地理”“校史钩沉”等多个有特色的栏目,致力于挖掘大学文化,传承大学精神。王力注重新闻传递的情怀,认为校报应该是一份有温度、有深度、有黏度的报纸。
文化学者
正是新闻工作打下的坚实基础,让王力在大学文化研究和建设上积淀了很深的造诣。他主编的《北华大学校史文化丛书·足迹》将北华大学的百年办学传承,包括历史大事、著名人物、建筑风物和文学艺术作品等悉数囊括,于年出版后,先后荣获吉林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年丛书立项编撰后,他又集中精力挖掘出大量新的史料和素材,钩沉出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校史事件和百余名校史名人,形成了人物、学术、人文、风情兼备,多元一体的校史文化结构。
如今,他把校史文化、校友文化融入大学文化建设之中,不断挖掘、整合文化资源,充实大学文化内涵,努力构建具有历史传承、时代特征和本校特色的大学文化体系。
▲王力与作家、评论家李敬泽合影
▲王力与诗人洛夫合影
文史专家
与王力老师的职业角色相比,他的社会角色更丰富。他还是一名文史学者,在多家报刊开辟过文史专栏,参与省市多项文史领域的编撰项目。
王力对故乡舒兰的文史研究更是情有独钟,他研究的起点就是位于白旗镇以南、辽金时代的嘎呀河古城遗址。如今30年已经过去,嘎呀河古城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升格为“国保”,致力于地方文史和乡邦文化研究的王力老师也从一名文史爱好者成长为知名专家。
▲王力寻访民国吉林督军兼省长张作相故居
如今王力早已养成了习惯,每到一个城市或一处景点就会在记忆里快速搜索,这里的哪些人哪些事,可以与他在乡邦文化方面的积累能够产生呼应。当然,每次他出行到外地之前都会事先做足功课,不然他会认为那将成为一种心灵的缺憾。
▲王力在湖南长沙岳麓书院考察
散文作家
王力还是一名作家,笔名溪汪,他写过诗歌、小说,更钟情于散文创作。
近年来,他致力于本土历史文化的非虚构写作,更使文学与文史相得益彰。历史文化散文随笔集《行走舒兰》凝聚着他的故乡情结,将舒兰有影响力的文化现象、文化资源和文化品牌进行了集中的呈现;《和什么有关》是他的青春美文集,是他因升学、工作而定居在吉林这个城市后的精神迁徙史;《天下故人》和《故人何处》是他在研究百余名吉林本土和客籍历史名人基础上,走遍全国各地去寻访他们的故居和足迹,从而绘制出一幅色彩斑斓的文化图景。从故乡到城市,从城市到天下,他用跬步之功诉说着自己独特的情怀。
王力,笔名溪汪,年5月生于“诗县”舒兰,北华大学校报编辑部主任。著有《蝴蝶》《和什么有关》《神秘洞府》《天下故人》《行走舒兰》《故人何处》等,作品入选各类文集和选本20余种。曾荣获全国教师文学奖、全国孙犁散文奖等文学奖项和“普陀山杯”全国征文第一名、首届全国青年散文大赛十强提名奖等征文奖项百余次。主编有新闻作品集《见证北华》及《北华大学校史文化撷英?足迹》丛书四册,编著、参编文化及学术著作20余部,系吉林市作家协会理事、吉林市政协文史研究员、成多禄研究会理事、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传记文学学会会员、吉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吉林省高校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林业文联生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近年荣获吉林省高校校报资深编辑、吉林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吉林省新闻出版奖优秀人物、全国十佳教师作家等称号。编辑
陈思敏 责任编辑
曾凡会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lanzx.com/slsgr/2181.html